构建“12345”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21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构建“12345”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

——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

 

学校构建“12345”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围绕一个主题,发挥“两大作用”,狠抓“三基建设”,做到“四个同步”、争创“个一流”,推动“精善”党建品牌落实落地。这一模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学校发展全过程,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一、围绕一个主题:“强党建、富内涵、提质量、彰特色”

一)强党建:一是加强政治引领党委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确保学校决策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为学校发展指明正确方向。二是加强理论武装:启动“理论强基·思想铸魂”学习提升计划,通过举办“红色讲堂”、“党纪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等理论学习班,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落实责任体系:构建“党建责任链”,制定并实施《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作为抓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确保党建工作责任压实到位、执行有力。

二)富内涵:深入挖掘学校“精善”文化内涵,以弘扬石刻文化、传承石雕技艺为使命,以石刻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提出了“千锤百炼,点石成金”的学校文化建设理念,实施了校园石刻景观文化建设规划,结合“惟精惟善”的办学理念,打造精善党建品牌,建设党建活动阵地。党建引领精善文化、精善德育、精善服务品牌的打造,学校已被命名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

三)提质量:定期对党建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加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确保党建工作能够切实推动学校的发展。

一是推进精善文化提档升级建设。一是推进中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课题研究,推进精善理念文化建设;二是打造毓秀岭景观为标志,推进精善环境文化建设;三是拟定并实施《精善德育工作方案》,推进精善行动文化建设。

二是岗课赛证融合推进课堂革命。一是开展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调研,修订并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理实一体化”“产品导向”“职场情景”教学模式改革;二是成立名师工作室、教师创新团队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三是搭建技能大赛平台,师生全员参与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四是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度全员覆盖、全程覆盖。

三是产教融合创新提质培优行动。一是产教融合创新推进市中职“双优计划”项目建设,顺利通过验收;二是拟定并出台《外聘教师工作考核办法》《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等,严格执行教师绩效考评系列制度;三是客观记录、全面评价,涵盖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真实反应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通过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全方位评价

四)彰特色:结合学校特色和实际,打造具有独特性的精善党建品牌并由此开展“精善”校园文化建设建设思政教育基地”,打造区级党员干部现场教育基地,创办校刊“讲好职教故事,充分利用学校官网、各类刊物、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各大媒体等渠道,加强对党建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广泛传播党的声音和学校正能量,展现学校风采,增强师生文化自信和价值认同。

二、发挥“两大作用”

一)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学习活动,与时俱进传承红岩精神,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确保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和政治素质。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鼓励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建立党员志愿服务机制,组织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引导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三、狠抓“三基建设”

(一)夯实基本组织:

为适应专业建设需要和加强管理,优化学校治理结构,确保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校由原来的年级组管理模式改为专业系部管理模式,基层党组织由原来的年级组党支部改为专业系部党支部,形成了学校党委、专业系部党支部和学校行政领导、各处室、专业系部两套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的工作班子。

1.发挥各党支部的引导功能打造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同时,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鼓励各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党建特色项目,形成各具特色的学习型、服务性、创新型党建品牌。启动“双带头人培养行动”,通过举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月”、“党纪学习”等,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2.发挥各处室的服务功能明确处室职责与目标,确保每个处室都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边界。对现有服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消除冗余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团队建设与培训培养处室内部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处室服务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对表现优秀的处室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处室进行整改和提升。同时加强处室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整体服务效能。

3.发挥各专业系部的管理功能

一是明确系部职责与目标。各专业系部负责本专业领域的教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同时组织开展教学、教研、培训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此外,系部还需负责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是加强系部团队建设。选拔具有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的教师担任系部主任、副主任等职务,同时配备四名工作人员,形成团结、高效、富有创新精神的系部团队。

三是优化系部管理流程。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和规定,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收集师生对系部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和优化管理流程。

四是强化系部服务功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实习实训机会和就业指导服务;为教师提供教学支持、专业发展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同时,加强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对接洽谈,拓展就业渠道,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是推动系部创新与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项目化教学、工学交替等;加强与企业、行业、社会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科研项目申报,提高系部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六是完善系部评价与激励机制。对系部工作的定期考核和评估,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励和惩罚;同时,设立优秀系部、优秀教师等荣誉奖项,对表现突出的系部和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系部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系部管理功能的充分发挥。

(二)建强基本队伍:

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年轻干部梯队培养,选拔和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年轻干部。激发源头活水,构筑存量充足的“蓄水池”;坚持墩苗历练,锤炼全面过硬的“预备队”;注重激励引导,树牢鼓励担当的“风向标”;坚持严管厚爱,照亮年轻干部的“成长路”。在干部培养上加强思想教育,补足精神之钙;注重能力培养,补齐短板弱项;坚持一线摔打,强化责任担当。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在线学习、交流研讨和实践锻炼活动,强化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三)健全基本制度:

1.依据党章、党规,修订完善党建制度并汇编成册出台《党建工作制度汇编》,完善修订《党建工作规程》,从工作机制、组织设置、组织职责、工作原则、会议制度、组织生活、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费收缴、阵地建设、档案管理等12个方面规范党建工作任务和要求常态有序、规范科学开展党建工作。

    2.开展“规矩立·制度先行”活动,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以党建工作制度为支撑包括《教职工绩效考核制度》《教职工评优评先考核制度》《校企合作制度》《外聘教师招聘及管理办法》《学校内控制度》《学校招送生管理办法》等20余项制度,形成学校制度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监督考核行动: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和“工作监督机制”,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专项审计等方式,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监督,确保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同时,公开工作信息,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

四、做到“四个同步”

同步谋划:在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时,同步考虑党建工作的规划和安排。同步部署:在部署学校的各项工作时,同步部署党建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同步落实:在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时,同步落实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同步考核:在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考核时,同步考核党建工作的成效和表现。

五、争创“个一流”

一)争创一流的德育安全管理:

加强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德育和安全管理制度。创建“精善”文化、党建、德育、服务、工匠品牌,开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新格局,“三教”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实施特色教育——精善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国防教育、非遗传承教育,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本批次全市唯一中职),“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中职学校综合评分第一名),安全管理零事故。

二)争创一流的教学教研业绩:

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推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过去一年,建立了5个名师工作室,全市名校长工作室1个(全市中职唯一)、名班主任工作室1个,全区名师工作室1个,名班主任工作室2个;3个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校级教师创新团队,初级双师型教师新增29人。教师撰写教育、德育、产教融合、非遗传承等6个典型案例获评市级优秀案例,其中教育类典型案例代表重庆市参加了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主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设计与展示交流活动。教师参加技能大赛,国家级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3 人次,市级一等奖1人次,三等奖3人次,教师严丹悦有望获评全国技术能手。

三)争创一流的人才培养成果: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强与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2024年职教高考,72人本科上线,1600余人报读高职专科,发挥了中职教育的基础作用。2023-2024年,学校举办国家级大赛1次、市级大赛2次,学生技能大赛收获颇丰,获国家级一等奖2个4人次(历史性重大突破),参加重庆市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市级“导游服务”赛项将第一次代表重庆市参加该项目国赛(重大突破)。

四)争创一流的廉洁文化氛围:

制定廉洁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建立健全廉洁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举办廉洁文化讲座、展览、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廉洁意识和参与度。开展廉洁文化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将廉洁理念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与家长建立紧密联系,共同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建立廉洁文化建设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对廉洁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将廉洁文化建设成效纳入学校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五)争创一流的中等职业学校:

加强学校整体建设和管理,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加强与行业内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校向更高水平发展。近年来,学校多次被评为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三年目标考核区级一等奖。学校整体质量提升,强党建、富内涵、提质量、彰特色,4个优质专业建设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得到提升;三年“双优”建设,获得标志性成果74项153个(其中,国家级14项32个,市级60项121个),高质量超额达成建设任务,进入全市中职学校综合排名前列。